雖然距離文明人還很遠,但是我堅持做到這幾項

suuchi
4 min readAug 17, 2017

不闖紅燈
雖然這是從幼稚園時候老師就教的,但是,家長和社會(包括教室外的老師)卻似乎在教導每個人沒人就可以闖紅燈。
上次遇到一個小女孩看到紅燈停下來要等綠燈,結果她的爺爺就罵她。
“你傻呀,沒有車幹嘛不走,腿有毛病是怎樣。”
“紅燈停綠燈行,書上也是這麼寫的。”
“你傻子啊,讀書讀傻了吧。快點走,眼睛瞎了嗎,沒車就能過馬路。快走,死丫頭。”
我看那女孩都快哭了,趁她爺爺沒主意,低聲在她旁邊說,“你說的對”。然後我靜靜地站在那裏等待着綠燈,即使只有我一個傻子。
還有一次,我看到一個老外也闖紅燈,不知道他本身在家鄉亦如此,還是說他已經入鄉隨俗了。
至少,我絕不闖紅燈,除非遇到非常特殊的情形才可以勉爲其難地打破這個規則。

不吐痰
好像是從高中開始才不再吐痰的。難道是小孩子的痰比較多嗎?倒不是。因爲環境因素吧,當周圍的人隨意吐痰的時候,並且有時還以誰吐得遠爲傲,我也沒有獨善其身。
吐痰,讓我想到三個人,一個是鄧小平,一個是 Leonardo DiCaprio (莱昂纳多 or 李奥纳多),第三個是「表姐你好野」
鄧小平的那個故事好像是老師講的,說,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時候,鄧小平的身旁就放着一個痰盂。於是,談話過程中,小平屢次往痰盂裏面吐痰。鄧小平知道西方人不喜歡別人隨地吐痰,所以文明地放了一個痰盂在旁邊。也許就是因爲他來回地吐痰,才使英國人妥協讓步……大體上,老師好像是這麼說的。
第二個是來自「Titanic」,這部電影裏面,男主角教女主角粗魯地吐痰,以打破壓抑與束縛。當看到莱昂纳多把痰給吞回去我都有點像曹長青那樣皺眉。
第三個是香港電影「表姐,你好野」,忘了是第一第二還是三部的情節了。大巴車上,文明的吐痰方法是吐到窗外,雖然諷刺,但是今天有的地方依然如是。
所以,我絕不吐痰。痰似乎也從我口中消失了,走在路上的時候它再也沒有出現。

自動扶梯站右邊
這個是朋友告訴我的,把左邊的空檔讓給急需通過的人。我覺得這個建議不錯,欣然採納並按此要求自己。每次都規規矩矩地站在右邊抓緊扶手,感覺還不錯呢。
這種井然有序是很好的,雖然我沒有被學校組織過逃生訓練之類的。但是,當發生意外災害的時候,一個國家平時的教養就可以減少人的死亡。
地震的時候喊「讓領導先走」的國家,庶民永遠是沒有安全感的。

開關門時照顧後面的人
類似 KFC 這樣的門,不能自己把門推的大開就走了。要看看後面有沒有人,有人離得很近的話就爲他先撐着一下門,或者後面沒人了就把門關上。
每次看到一些小孩子用力推開門就跑進去或跑出去了,這樣對後面的人來說是很危險的。好像是在哪裏看到的文章,「隨手關上後面的門」之類的,我覺得這也很有道理,當然我也要學習了。客觀爲別人,主觀爲自己,是不是這樣說的呢:)

我,不,亂,丟,垃,圾。
我的媽呀,這要退化到小學或者幼稚園的教育了嗎!小朋友讀着課本上的“不亂丟垃圾”;剛看到家長隨手一丢衛生紙,也自然而染學會了。
於是,慢慢地,孩子們明白了一個質樸的道理,“課本上和生活中是兩碼事”。換句話說,課本上的內容是理想化的生活,課本給生活化妝,讓未經過多活生生的人間社會的孩子以爲生活很美。一旦你和生活同居,看到素顏的他,你會嚇得冷感。

人與人之間保持間距
這一點,在這個人口世界第一的國家(不確定現在還是不是,國家統計的數字,嘿嘿),很多時候都被別人推搡着裹挾着往前走。
我不能保證我後面的人是怎樣得靠近我,但是我一定與走在我前面的人保持距離。尤其是現在這個智慧型手機的時代,前面的人會突然停下來看手機的。真的,不止一次兩次三次了,到處都是這種走着走着就突然停下的人。
所以,我要求自己,不要邊走邊看手機。
要麼就找個不妨礙行人的角落再看,要麼就別看。如果我自己都討厭低頭看手機突然停下來的人,那麼首先我不可以成爲那樣的人,你說是吧。

其他的類似“小事情”還有:
人行道上很多人的時候,共享單車鈴鐺不要一直響吵人;
夏天穿着人字拖,在吃飯的場合絕對不要偷偷把鞋子脫掉;
對服務員說謝謝;如果問路先說一聲“打擾一下”;
……

パパ活 Papa katsu 01

當然,以上是外在的表現,很多也許來自於內在的提高吧 。
內在的提高改變了外在的舉止,這大約就是我理解的氣質。(所以這是在讚美自己嗎?)
所以,身處“發展中國家”(開發中國家),更需要比文明國家的人花更多時間去學習。畢竟,他們從幼稚園就開始了公民的教育,而我則是先天已不足,當然後天來補。

在原始森林里還要堅持使用刀叉吃飯,何必呢?我覺得,這樣才讓我更像個人,而不至於淪爲禽獸。

--

--

suuchi

我是什麼樣的人,看我的文章就知道。 那些文字記錄的探索過程,塑造了現在的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