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幕、政經看民視

suuchi
2 min readApr 12, 2017

觀看《政經看民視》,因爲他們大多數時候講的是國語,所以,不需要看字幕也是可以的。但是呢,即使是說國語的情況下,有些名詞也是我不曾聽過的,尤其是“質詢”“北檢”“自由心證”等政法類名詞或者是諸如“網路”“寮國”這些與我們有着不同翻譯名稱的詞,這時候的字幕是很有效的。更重要的是,主持人或者來賓常常說到臺語或者客家話或者其它的台灣本地方言,對我來講比日語還陌生的,字幕就太必要了。
只是,我的一點看法是,當來賓,不管民進黨或國民黨的立委文傳會副主委,說到“中國大陸”“大陸”“內地”的時候,字幕組的工作人員一律輸出爲“中國”。我很清楚民視和政經的立場,但是,這個時候把字幕修改了,是否不尊重來賓的原話呢?主持人可以每次當有人提及“大陸”“內地”的時候揶揄“美洲大陸還是非洲大陸”“內地南投”,這是你主持的節目,大可如此,不高興的來賓可以選擇不來哦:)那字幕呢,可否在尊重來賓原話的基礎上,每當提及的時候加上“(政經批:中國)”這樣的字樣,既忠實於來賓的話,又表達本節目的立場,還模仿了“脂硯齋重評石頭記”^_^
關於字幕的問題,我記得前面已有文章提及。當字幕組翻譯一些國外的電視劇時,會爲了中國牆內用戶更好的理解,把“Facebook”和“Twitter”直接翻譯爲“朋友圈”和“微博”,好處是一下子就理解了,壞處是,有些人真的以爲國外人都在使用朋友圈呢。這一方面,我更欣賞那種每次都是直譯的字幕組,而且還怕牆內用戶不知道用加註的方式,比如就直接翻譯是:Twitter(國外的微博),或者 Instagram (國外的圖片分享網站),這樣,至少還能眼界打開一點,不至於認爲“全世界都在用搜狗輸入法”。
好了,吃飯去,吃雞排吧。

2017.08.29 政經看民視

續:2017.09.05,看完有關世大運的報導,我改變了看法,現在覺得政經的字幕小姐這樣打字沒什麼不好。

--

--

suuchi

我是什麼樣的人,看我的文章就知道。 那些文字記錄的探索過程,塑造了現在的我。